腦袋大一點,智力上的確有優勢!不過智力不只取決於腦袋的體積,也不只是神經細胞(神經元)有多少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鄭柏榮醫生比喻,大腦處事好像打球賽:「人多不一定會贏,更關鍵是組織和連繫好。」包圍神經元的傳導物質、腦細胞之間的連結越多,大腦運作愈順暢,辦事效率愈高,即愈聰明。

年輕時「腦囟」真的「未生埋」?

年輕時「腦囟」真的「未生埋」?

所謂「腦囟」是指大腦前方的額葉,該部份發展較緩慢,一般至二、三十歲才成熟,即「腦囟閂埋」。

透過學習和累積人生經驗,額葉的連結變多,令大腦效率更高,處事會更審鎮,解難能力亦較強。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助理教授鄭柏榮形容:「大腦像一個交通系統,出生時已有很多神經元,像『巴士站』,但重點是需要有突觸,將這些車站連結順暢,像不同巴士路線一樣,對整個交通網絡的運作才是最重要。」

大腦只用了20%?
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鄭柏榮醫生說:「不少研究發現,不論做任何事情,腦的不同部份會同時活動,暫未發現沉默區域( silent area ),即完全靜止不動的部位。」大腦只佔人體重量2%,卻用了人體20%的能量,在生物學角度分析,大腦必須出盡力, 才能合理地使用這麼多能量,否則身體會將能量轉移往其他地方。

小心食壞腦

一日三餐都在家解決,選擇合適食物更要小心-- 亂吃東西會令腦袋變糊塗,暴飲暴食令中風機率大增,飲食亦與認知障礙症風險息息相關。

老人科專科醫生陳飛指很多香港人「濫用身體」,使問題提早出現:「不時有個案四、五十歲就中風,而一次大中風,以腦細胞比例計算,等同老了約36年。」

腦內排走垃圾的主要系統均與飲食習慣有關,陳飛解釋:「負責整理、排除大腦垃圾的膠淋巴系統受血管跳動影響,吃得鹹、膽固醇高,血管會硬化,難以跳動,運作就出問題。」而大腦負責清理垃圾的細胞,同時要處理身體慢性炎症如癡肥、三高等由飲食引起的問題。當細胞長年累月分心處理炎症,就會令腦內垃圾累積。

相反,吃得好有效健腦。學者針對認知退化問題設計「MIND飲食法」,提倡多吃蔬菜少吃加工食品。澳洲一項研究追蹤1,260名60歲或以上人士12年,發現飲食習慣近似MIND飲食法的長者,患認知障礙症的機率減低19%,飲食最健康的三分一人更減低了53%。

MIND飲食法:

1. 綠葉蔬菜(豐富維他命E)
2. 黃酮類花青素食物如藍莓、士多啤梨
3. 其他顏色蔬菜如茄子、彩椒、蕃茄
4. 堅果
5. 全穀類食物
6. 魚類
7. 豆類
8. 家禽
9. 葡萄酒
10. 橄欖油
注:所有食物需以非煎炸方式烹調


1. 牛油、人造牛油
2. 紅肉和加工肉
3. 快餐或煎炸食品
4. 甜食
5. 芝士

音樂健腦

患上認知障礙症的公公婆婆聽到熟悉的粵曲,身體開始隨着節奏打拍子。

音樂有助放鬆心情,音樂治療對穩定認知障礙症人士情緒有正面效果,註冊音樂治療師黃嘉恩說:「治療小組所提供的安全舒適環境,有助長者抒發情感和互相支持。」

音樂治療由合資格音樂治療師進行,制定治療計劃和定期評估。《老齡化及心理健康期刊(Aging and Mental Health) 》2017 年發表報告,指主動的音樂治療活動如學習樂器、唱歌等,對認知障礙症人士整體認知能力有顯著效果。黃嘉恩解釋:「學習樂器、閱讀樂譜需要長期和頻密地使用記憶力,演奏樂器更需對時序和空間導向有充分掌握。所以成功演奏或唱一首歌,是一項統合大腦多種功能的認知訓練。」

曾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認知障礙症人士,因為喜歡音樂,家屬請老師教她彈琴,卻一直學不懂。後來嘗試一對一的音樂治療。黃嘉恩指當時她的認知障礙已介乎初、中期,評估後發覺閱讀琴譜太困難,所以改為以手指撥動結他弦線,訓練協調和提供觸感刺激。治療選用患者喜歡的歌曲,鼓勵她看著歌詞一起唱。「她容易因失敗而表現焦慮,我會跟她一起即興奏樂,抒發情感及紓緩緊張情緒。」病人變得積極,各樣音樂活動都願意參與,「治療近一年,她每次都期待下星期的治療時間。」

老人科專科醫生陳龍達也鼓勵病人多聽音樂:「認知障礙症病人很怕悶,覺得悶就會生悶氣。下午聽半小時熟悉的音樂,就算未到音樂治療的水平,認知能力未必有明顯改善,但病人會輕鬆一點。」